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律师文化 > 律师文化    宜昌律师网-宜昌市律师协会主办

阅览详情 / View details

建设现代文明特大城市,打造宜人宜居魅力宜昌
来源:惠临所   发布日期:2012-07-20 10:09:46   浏览次数:1347

 

去年十二月宜昌荣获“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实现了湖北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零的突破。这让每一个宜昌人都感到骄傲和自豪,因为这样一个荣誉称号的得来是所有宜昌人共同努力的结果,这样一个荣誉称号不仅肯定了宜昌近些年来的发展成果,而且为宜昌将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精神上的动力。今年的党代会工作报告中提出,支持宜昌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世界水电旅游名城,成为现代化特大城市。这无疑是宜昌跨越式发展征途中最振奋人心、最让人期待的一跃。
然而,现代化特大城市是怎样定位的大家的意见却不太一致,说到特大城市,人们马上想到的就是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城市,这一类城市被定义为特大城市主要是因为其庞大的城市人口数量和发达的经济水平,那么是不是人口达到了一定的数量就成了现代化特大城市呢?答案是否定的,人口只是城市发展成长得一个因素,而不是特大城市的所有内涵,所以我们一定要清楚宜昌现在拥有大约120万的城区常住人口,要成为现代化的特大城市不是仅仅通过改变行政区划等方式将人口数字变成200万或是300万就可以实现的,要发展成为现代化特大城市,需要统筹兼顾,把握发展大局。也就是说向特大城市迈进,宜昌如何发力并不是在人口上达到一定数量就可以获得特大城市头衔,宜昌市市长李乐成是这样总结的,通过突出“开放引领、沿江突破、创新驱动、绿色繁荣”四大战略要点,实实在在地推进经济总量、城市发展、发展方式、社会建设等“四大跨越”,让宜昌发展得更好,让市民生活更美好。因此,宜昌在追求发展的过程中要有自身的特色,不能盲目追随其他大城市的模式,一味强调大气场,而忽视了城市建设过程中的细节问题,从而导致一些负面现象的出现,应该结合自身的区位优势,探索适合宜昌发展的路径。
我们认为,宜昌的发展应该继续秉承文明的精神理念来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将宜昌打造成宜人宜居的魅力之城,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一、构建以创新为动力的经济发展格局
近些年宜昌的经济发展很快,不少外地企业在此安家落户,本地企业也发展迅速。宜昌2010年11月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国家中西部加工贸易产业转移重点承接地、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拥有国家级创业服务中心、国家级知识产权展示交易平台。宜昌高新区现有六大园区,总面积172平方公里。六大园区分别是东山园区、猇亭园区、湖北深圳工业园、白洋园区、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宜昌生物产业园、点军磁电子产业园。这些新兴工业园的建立和发展为宜昌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也带动了宜昌及其周边地区其他附属行业的发展。宜昌本身是以水电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旅游城市,重工业并不如其他城市发达,我们在强调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的过程中,会在经济建设上寄予更高的期望,设定更宏伟的发展目标,但是我们的经济发展必须是以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人才培养为支撑的,要构建以创新为动力的经济发展格局,不仅要注重量的增长,同时应力求在品质上实现突破,向高精尖方向发展。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旅游及其与之相关的行业。宜昌虽因水电而闻名,以旅游业而兴城,三峡人家、车溪民族风景区、三峡竹海等风景区自然条件得天独厚,三峡大坝、屈原祠等名胜人文底蕴深厚,吸引了大量游客,但这与成为特大的“旅游城市”还有差距。首先要对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宜昌的旅游景点虽然不少,但各个景点在空间上缺乏联系,所以要想办法加强旅游景点之间的关联性,将一个个点发展成线,连线成片,并注意其中的层次性,能让游客在相对有限的时间游览更多的景区,这就需要完善各个景点之间的交通以及其他设施。其次,各景点要注重自身的建设,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旅游景点不能都趋于雷同,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一方面在硬件建设上面下功夫,另一方面还要在人文方面作出努力。宜昌有很多值得发掘和传承的文化,把这些运用到旅游开发上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第三,发展与旅游相关的服务业。旅游会带动很多其他的消费,如住宿、餐饮等,鼓励这类行业的发展,着力提高他们的服务水平,能进一步促进旅游经济的增长。
二、完善交通设施建设
宜昌要成为现代化特大城市,承载两三百万的人口,那么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是必修课。任何一个特大城市,必定会是交通枢纽,没有便利的交通,特大城市不可能建立起来。汉宜高铁的开通使得宜昌到武汉的时间缩短了几个小时,使空间上的距离在时间上得以弥补,加强了宜昌和武汉的联系,提高了人和物的流通速度,类似的应该有更多的道路被修建完善起来。要扩大城区面积,就应该先从道路的修建开始。宜昌的五个区西陵、夷陵、点军、猇亭、伍家岗各自的发展都很快,并且有自己的主导,但是五个区在空间上有一定的距离,特别是点军和猇亭,要建设特大城市就应该加强这五个区的联系,让其融为一体,而道路则是联系他们的脉络。这样说不是没有根据的,最典型的就是发展大道这边,前些年在这条道路修建之前,这边还是比较荒凉的,而如今的发展却是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的。道路的完善是其他建设项目的敲门砖。
另外还要完善城区内部的道路和交通设施。武汉是个大城市,堵车的现象十分普遍,拥挤的公交也让人十分头疼,这大概也不完全是因为其庞大的人口数量,并不完善的交通必是其中一个因素。所以宜昌在建设特大城市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交通方面的建设。宜昌作为全国文明城市,拥有不太多的人口,交通压力不大,我们平时出行也很少会碰上堵车的现象,这大概也是让宜昌人感到幸福的一个方面。建设特大城市,城区常住、流动人口的增长不可避免,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的数量也会大大增加,那么现有的城区交通设施承载这新增加的人口是有压力的,如果不改善,将来势必也会出现频繁堵车,公交爆炸等情况。
三、建成与城市规模相适应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
我们一再强调,要把宜昌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特大城市,不是单纯依靠人口数量上的变化,城市面积的扩大就能实现的,更大的城市规模,更大人口基数,意味着我们需要有更完备社会公共服务来与之相适应。
一是要加大教育方面的投入,提高本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毫不夸张地说一个地区的教育办得好与不好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该地区的未来,宜昌的学校很多,但是在基础教育的公平性上还有些工作要做,就目前来说,现在虽然已经抛弃重点不重点的概念,但各个学校的教育资源却是有差距的,那些传统的重点学校硬件设施齐全,聚集了优秀的教师资源,管理水平高,教学质量自然要好,家长们也纷纷想尽办法让孩子进入这样的学校,然而一个学校容纳学生的能力是有限的,有些想进入该学校学习的孩子便被一个分数线挡在了校门外。再者便是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的发展有差距,私立学校管理、教学各方面都很好,但收费也相对较高。以后还会有更多的学生到宜昌城区的学校就读,会有大量的进城务工人员的孩子会在城区借读,那么宜昌在建设特大城市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大教育方面的投入,努力解决基础教育的公平性问题,为宜昌未来的发展储备一支生力军。宜昌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也需要加大投入,特别是职业教育,城市的建设需要人才,现在相对紧缺的则是那些高质量的技术人才,我们希望宜昌本地的职业技术学校能培养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为宜昌的经济建设提供优良的人力资源。
二是完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笔者认为可将基本养老保险合理纳入财政预算之中,进而严格杜绝、抑制经办机构不良挤占、挪用现象。再者由税务部门实施对基金的征收并通过财政预算方式进行支付将有效简化中间环节步骤,进而控制管理成本,实现效率与效益的双重提升。在个人账户层面应做到实处,首先应在健全体制方面下功夫,实施规范化管理。个人账户应详细记载职工个人各项缴费情况,进而令其做到心中有数,实现鼓励正常缴费目标。完善个人账户建立后,应明确余额部分归职工个人所有,任何部门均不应随意对其进行调剂转化为他类统筹基金。另外应通过渠道拓宽合理筹措资金,例如有效提升政府财政投入力度,人性化承担基于旧体制过度到新体制进程中引发的职工养老金缺口,进而合理扩充养老保险整体覆盖面,囊括非公有制与灵活就业员工于养老保险体系范畴中。现在宜昌的城镇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都进行的很顺利,这是社会保障方面工作方面的一大突出成果,但参保率还没达到一个完全理想的状态,那些城镇残疾人员、低保人员、无业人员的养老保险并不都已经落实,养老保险工作不能放松。
除此之外,还要加快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诸如城市绿地、公园、公厕等,这些是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的细节问题,处理不好仍然可能影响到全局,所以在这些细节上也要下功夫。
四、继续发扬文明之风,建设宜人宜居的魅力城市
现阶段不论是从城市的地域规模上说,还是从人口上说宜昌都还只能站在中小城市之列,适度的生活节奏,宜人的居住环境,文明的城市风貌是每个宜昌人感到幸福的根源,我们绝不能在将其建设成为现代化特大城市的过程中抛弃建设文明城市的理念,而应该继续发扬文明之风,树立城市全新的城市风貌。具体说来,在环境保护方面要把好第一道关,宜昌本是个宜人的山水城市,以水电旅游为特色的经济结构使得宜昌的生态环境保护较好,那么我们在大力发展经济,引进投资的时就要特别注重环境问题。严格市场准入,发展生态工业,坚决不让那些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企业在宜昌扎营,不能追求以牺牲宜昌生态环境为代价的高增长经济,政府要鼓励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和管理创新来提高经济效益,加大对环境成本的投入,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局面。在人文素养方面,要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市民的素质,通过开展各种社会文化活动,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建设和谐的文化氛围,让每一个市民切实体会到在宜昌居住生活是一件无比幸福的事情。
随着十二五规划的进行,宜昌建成特大城市的行动已经展开,我们期待并且相信,将来的宜昌不仅是一个具有现代气息的特大城市,而且是一个宜人宜居的魅力之城。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2014 YICHANG LAWYERS All Rights Reserved. 宜昌律师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三峡热线 · 蓝光网络
鄂ICP备2021001284号 主办单位:宜昌市律师协会   地 址:湖北省宜昌市学院街14号   电 话:0717-6749733